所謂的痛苦上癮癥,就是陷入痛苦的反芻之中,始終無法自拔! 01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吃飽的牛。 它們一般都會愜意地臥在地上,安安靜靜在那里反復咀嚼剛吃過的午餐,把草嘔出來嚼兩下、咽下去、再嘔出來…… 聽上去很惡心,可是我們很多人也同樣在閑暇時做著這樣的事情。 只不過,牛咀嚼的是草,而我們咀嚼的是不愉快的回憶。 盡管,嘴里的草都已經反復咀嚼過很多次了,早都失去了草味,牛還是會吃得津津有味; 盡管,腦子里的回憶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,甚至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,我們想起來還是覺得生氣。 這種現象叫做反芻,一種典型的痛苦上癮癥, 我也是最近才意識到,反芻現象對人的影響有多可怕。 都已經過去兩年了,我每次想起那件小事,都感覺特別氣憤。 那是一次看舞臺劇中場休息,前排的小姐姐從我身邊經過時飆了句洋文:“Son of a bitch”,看那架勢是在罵我,可我想自己也沒招惹她,便沒有理睬。 哪知在下半場表演,小姐姐還時不時轉頭瞪我、嘴里罵罵咧咧,直到最后我才意識到原來她以為我在踢她凳子,可我的腳壓根就沒有離開過地面。 花那么貴的門票卻被人用洋文罵,頓時讓我火冒三丈,可是看了看她旁邊坐著一個高大的壯漢,那句“賤人就是矯情”硬是被我憋了回去。 這事說出來也沒什么,不過就是無關緊要的小誤會而已,可每次這件事情莫名其妙冒出來的時候,我的好心情都會消失一大半,一秒被拉到氣憤的深淵之中。 這就是反芻現象帶給人最大的傷害! 我們反芻的事情大多不過是不痛不癢的擦傷,但這不斷反芻的做法卻是在憋出傷心傷脾的內傷。 02 越大度的人 反而越容易反芻 曾在微博看到過這樣一件事: 男生與女朋友相處三年,時常覺得女朋友大方、得體、不計較,是一個特別好相處的人。 可是他哪里知道,女朋友并不是大度,只是一直都在忍耐罷了。 在一次爭吵后,女朋友徹底忍不住了,她發了一個名為“男友惹我不開心記錄”的壓縮包,光大小就有1.41G大,里面全都是交往三年里男朋友惹自己不開心的事情。 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些喜歡反芻的人,覺得他們太斤斤計較,很討人厭。 可是,誰又知道,那些不斷被反芻的事情,實際上都是一直未能解決的心結。 有些事情與矛盾,看似翻了篇,但一直都沒過去,那道坎就卡在那里,不上不下。 正如《白鹿原》中的冷秋月。 一個出身很好的大小姐,嫁給了當地有頭臉的男人,原本能一生體面幸福。 然而,現實卻不斷打她耳光,每一次又狠又響。 換成別人早就撂挑子不干了,她只是偷偷摸幾把眼淚就默默把痛苦咽回了肚子。
忍了大半輩子,忍到最后就變成了崩潰、憤怒,所有的痛苦都瞬間被點燃、爆炸。 一個好好的千金大小姐瘋了,每天瘋瘋癲癲、坦胸露乳,活活成了無數看客的笑料。 心理學作家周小影就曾說過這樣一個觀點: 人生中所有的不快都不會憑空消失。 當我們用一種忍耐、逃避、不計較的態度時,并沒有讓問題得到解決,只是把問題扔在了一邊而已。 忍耐的越多、逃離的越多、堆積的也就越多。 久而久之,這些情緒垃圾就會堆滿我們的內心,熏臭我們的精神和靈魂。 03 請遠離反芻慣性陷阱 當反芻成為一種生活常態,人往往會陷入陰霾之中。 別人給他指向光的方向,他還說,這都是騙人的假象。 在知乎上,看到一個網友吐槽婆婆心機大,總是在算計她。 從婚前給彩禮、三金,到現在出門買東西不掏錢,再到死活不肯把房產證過戶給他們…… 絮絮叨叨說了很多,總之一句話,自己太可憐、婆婆太惡毒。 有明事理的人寬慰她,讓她把事情往好處想,實際上她婆婆已經很不錯了。 這網友還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,把婆婆罵得一無是處。 像這樣陷入反芻慣性的人,從不看眼前的美好,總是不停地翻舊賬,活在過去的不快之中。 真正的聰明人,明明生活充滿了難題,卻從不執著與此。 木心就是這樣的人,泡在不幸中的人,身上卻無半點經受磨難的樣子。 梁文道曾看木心的照片,整個人都驚呆了。 他說,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在牢里待過的人,因為與木心有過同樣經歷的人,要不身子佝僂,要不神情沮喪恍惚,可這些他全都沒有。 了解木心故事的人都知道,因為出身高貴,他在文革期間關進了大獄里,甚至就連手指都被人打廢了三根。 在那滿身積水的防空洞里,所有人只能像老鼠般爬出爬進,毫不體面、毫無尊嚴。 可木心卻偏偏活出了王子的派頭。 在獄中他端正地坐著,身上的褲子也還要壓出褲縫出來,晚上就在月光下彈奏沒有鋼琴的鋼琴曲…… 明明有足夠多苦難可以哀傷,他卻沒有讓自己活在陰霾之中。 即使,陽光不曾照在自己身上,依舊一心向陽。 我想,這就是他看待苦難的態度:“好事壞事,過后談起都很羅曼蒂克?!?/span> 04 遇事熱處理 讓不快早翻篇 要先擺脫反芻的傷害,我們最該習得一種能力——遇事熱處理。 在材料加工中,有一種工藝叫做“熱處理”。 打鐵需趁熱,用高溫提高鋼鐵的可塑性和延展性,便于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。 堅硬的鋼鐵如此,麻煩的事情亦如此。 一個擅于熱處理的人,往往不會陷入反芻的傷害之中,因為實在沒有那么多的心結。 曾在一期《圓桌派》節目里,竇文濤就講過自己在失戀之后熱處理的故事。 大學時,竇文濤跟初戀女友分手。 那種痛苦久久難以釋懷,竇文濤覺得自己過不去了、怎么都過不去。 學校這邊一放寒假,他收拾起了行囊,就開始像個瘋子一樣,漫無目的地往前走。 先后兩次徒步走了幾百公里,一路從武漢走到了長沙、又跑去廬山、黃山。 直到覺得能釋懷的時候,竇文濤一回學校就直奔女孩子寢室樓下,一直看著她們宿舍的燈熄滅了,才喃喃說了句:“我回來了?!?/p> 從此,這一頁的愛恨情愁就算徹底翻篇了,那晚竇文濤睡得特別香。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,就是對待問題是否擁有熱處理的能力。 一個善于熱處理的人,不管處理的結果多差,都能讓自己迅速翻篇。 一個不善于熱處理的人,不管事情有多小,都很難過去內心的那道坎。 說白了,熱處理就是能讓我們快速翻篇,不把美好時光浪費在昨日的不快之中。 不管熱處理之后的結果如何,只要處理了,那么睡一覺就能把它完全拋之腦后,不會在未來還不斷糾結、難過。 05 人生就是玻璃渣中找糖 文章的最后,先講兩個故事。 第一個故事: 在新婚當天,新娘因為忘帶敬酒服,耽誤了10分鐘,就把新郎惹怒了。 當著眾人的面,新郎直接給新娘甩臉子,動不動就翻一個白眼,一邊的伴娘看不下去,偷偷給新娘說,新郎不愛她。 甚至,就連新婚當晚,新郎還對新娘冷暴力,抱著被子在沙發上睡了一宿。 根本不管在臥室里的新娘,是不是早已哭成了一個淚人,不斷感慨自己的命太苦。 第二個故事: 妻子胃不好,經常動不動就會忍不住嘔吐,那味道熏得就連她自己都受不了。 盡管丈夫沒忍住也吐了,但還是把嘔吐物都麻利地收拾好,最后還不忘安慰妻子; 妻子要去醫院做檢查,丈夫也是捏著鼻子把她的糞便裝在小盒子里,還一連寵溺地說一點都不惡心…… 每次看到丈夫認真疼愛自己的模樣,妻子都忍不住感慨:“除了父母,誰還能這般愛我,他比我都愛自己?!?/span> 故事講完了,你們會如何評價這兩個女人的境遇? 是不是覺得第一個人很可憐,第二個人很幸福? 實際上,這兩個人都是同一個人,都是同一對夫妻。 是不是,覺得很不可思議? 可正如這個妻子所說:“我們總放大生活的粗糲,卻看不到它細膩的一面?!?/span> 是啊,這世人不都如此,總愛拿放大鏡看生活。 多少人,明明身在福中不知福,還要盯著那點苦就罵罵咧咧、否定所有。 生活的本質,就是在一堆玻璃渣中找糖吃,前一秒還惹你生氣的人,下一秒就能讓你破涕大笑。 余生那么短,我們總要學會自己找糖吃。 點個“在看”,祝你我都能甜蜜蜜、喜滋滋。 /今日作者/ |
|